寶寶偏食怎麼辦
台灣約有六成的寶寶可能有偏食、營養攝取不均衡的問題。專家指出,小朋友若從小偏食,就要及早矯正,否則不但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,寶寶也可能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不穩定、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。採用打罵、送玩具等威脅利誘的方法,反而會讓孩子抗拒進食,使偏食的情形更加嚴重。以下要介紹幾個好的方法,幫助寶寶不再偏食、維持成長。
固定時間、固定地點進食:
寶寶吃飯與點心、牛奶的時間,應該要做一個良好的規劃與搭配,才不會因為時間的問題影響正餐。父母應在寶寶年幼時,就養成他在餐桌上吃飯的好習慣,並且固定吃飯時間、少讓寶寶吃零食。
使用其他食材,補足相同營養:
孩子若排斥某種食物,我們可以使用其他含有相同營養素的食物來代替,如果孩子不敢食用肝臟,可用其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,如魚肝油、蕃茄、深綠色蔬菜等食物來代替,補充完整的營養。在食材選擇上,絞肉可請老闆攪兩次,或是烹煮前攪入太白粉以增加嫩度。魚類盡量選軟而無刺的魚。蔬菜可選瓜類或菜葉切細。豆腐、豆乾保存新鮮要注意。水果以去皮、去籽的瓜類為宜。依據小朋友的生長情況,調整食物的軟硬度,不但可以增加食物的種類,也可以避免進食哽噎的危險。
改變烹調方式:
孩童基本上喜愛甜味、排斥苦味,因此家長在烹調食物時,可以改變味道,讓寶寶自然而然的接受討厭的食物。例如在漢堡肉中加入洋蔥末、或是採取油炸的烹調料理紅蘿蔔,都能改變食物的苦澀味,讓寶寶接受原本不敢吃的食物。